近几年,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系统成为了国内三级医院的建设重点。 在此背景下,与医疗临床服务、医院管理、患者就医体验相关的支持系统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由于彼此之间不互通数据,这些系统就像一个个的“烟囱”一般,矗立在医院内部。
这些“烟囱工程”让信息孤岛成为了常态。医院为了开展科研和管理等工作,需要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因此只能让各家企业开放“蜘蛛网”式的接口。发展到最后,医生的使用体验只能用失控来形容。
基于这种情况,一些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开始探索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2018年,一家名为华卓科技的神秘公司异军突起,凭借混合云架构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逐步成为国内部分顶级医院集团的系统构建方和供应商。在2019年CHINC大会上,这家公司更是频频被医院信息科专家点赞。
对此,动脉网独家对话了华卓科技创始人李谭伟,分享新一代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和过程。
从马车到汽车
“说实话,我们做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新技术架构,将医院的信息系统做了新的划分。”李谭伟告诉动脉网。
据介绍,在云计算等基础技术之上,华卓科技做了一层医疗业务应用市场。如果说混合云技术架构改变的是应用的开发方式和业务的集成方式,那么医疗业务应用市场更多改变的是应用系统的获取方式。这两者叠加之后,才是最终的应用层,也是医院最关心的用户体验。
“打个比方来说,同样都是交通工具,马车能从重庆到北京,汽车也可以。如果坐马车到北京,那行程一定会比汽车慢得多、乘坐的体验感也大为不同。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背后底层技术的不同,所形成的用户体验差异巨大。虽然都是交通工具,但一个是畜牧业,另外一个是工业制造。”李谭伟说。
按照他的观点,目前一些医院的信息化更多的是解决了医疗服务无纸化的过程,达到真正的智能化和智慧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一代医院信息架构:混合云+医疗微服务市场
医疗机构的服务场景,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区域医疗、医联体、医共体等新的服务形态,让医院之间跨机构合作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医院设备越来越强大,基因检测等新兴技术越来越容易服务到患者,医院的存储和运算环境都将面临新的挑战。
对医院而言,通常有三种解决方案:一种是直接采用公有云托管式服务;另一种是在医院内进行私有云部署;而最后一种,则是医院将部分核心业务放在私有云,部分可对外的业务放在公有云,也就是华卓科技目前采用的混合云模式。混合云,能让医院的存储和运算环境几乎可以做到无边界。
李谭伟表示,传统云计算公司给医院搭建一个混合云环境,通常需要100台左右的设备,投入巨大。
华卓科技的做法是,基于小集群的硬件资源搭建小环境,仅用8台服务器,10分钟左右就可以搭建一个最小的环境。这样的医院运算模式,医院信息科就不用再去关心传统的IT设备和计算机运维,从而把重心放到业务上去。
医疗行业是否有PaaS层?答案是:No!
李谭伟介绍,华卓科技的医疗混合云PaaS服务是国内首创,它主要包含一些基础业务,如数据库、缓存等,带来的是运算方式和存储方式的革新。
此外,华卓科技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医疗微服务市场的概念,它就像Facebook、企业微信的开发者平台一样,可以基于很多成熟的业务模块进行一些应用的研发。
目前,华卓科技将医院里绝大多数通用业务模块做成了微服务,如患者主索引、疾病代码、药品代码、病历和医嘱服务等。
后续,医院如果想再组建新的业务系统如疾病档案管理系统,会非常简单明了。因为涉及到的人、科室、用药等信息模块,华卓科技已经将其作为标准服务可直接调用。涉及到其中任何一部分信息,华卓科技都可以根据要求去组装和二次开发。
利用微服务,除了能让开发方式发生变化,还能让集成方式发生变化。
过去,系统与系统之间需要通过开放接口或者数据视图互通信息,只有数据交互,没有业务能力的交互。医院不同业务系统间的信息接口调用,是一种由A到B的单向赋能。由于医院内检验、影像、护理、重症、心电、手麻等各种业务系统之间相互隔离,因此如果要再上一套新系统,便会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而使用微服务市场,便可以一个底层打通所有系统,让它们能够利用公用底层的运算服务,无需再重新部署环境。微服务通过将不同系统的能力下沉,实现多系统之间的相互赋能。这就好比科大讯飞可以同时将语音录入模块赋能给包括浏览器、购物、打车等APP去使用一样。
“微服务市场可以让研发一方更好地开发和上线其业务,客户则能有更多的渠道去获取和部署到运算环境中,我们改变的是整个生态的运作方式。”李谭伟说。
一体化平台,华卓科技的支点
如何像苹果或者淘宝一样,吸引其他公司在微服务市场中开发和上线自己的产品?
华卓科技的逻辑是,首先你要有一个颠覆性的价值服务,能真正打动用户、吸引用户。就好像苹果初代无按键手机和淘宝的线上购物模式,是从未有企业做过和想过的领域,因此才吸引到C端用户使用购买,进而促使更多的软件开发商和零售商入驻并提供服务。
华卓科技的优势包含两端:一端是技术端;另一端则是应用端。
更好的运算方式、开发方式和集成方式,以及获取方式,这些是技术端的优势。但它们并非是用户最能感知到的那一层。所以,真正能让华卓科技能够吸引用户的,是在SaaS这一层的具体业务应用。
为了对医院里最基础的业务系统进行重构,华卓科技把整个医疗业务分成了三种类型:面向医务工作者的“医护一体化平台”、面向医院管理者的“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面向患者服务和跨机构服务的“互联网医院平台”。
1、医护一体化
华卓科技把传统意义上的门诊、急诊、电子病历、护理等系统融为一体,称之为医护一体化。所谓医护一体化,首先是业务一体化,华卓科技将医生、护士所有相关的工作彻底融合,做成一个平台。
不同的业务场景只有前端界面的特殊性,数据和业务流程彻底融为一体。第二是终端一体化,无论是手机端、电脑端还是PAD端,都采用一个底层系统,背后实际上是一个系统。
医护一体化覆盖了临床医疗工作的各个方面,优化了临床工作流程,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并最大限度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
2、医学影像一体化
华卓科技基于混合云架构把医院里的超声、放射、内镜等跟医学图像相关的全院PACS服务,以及院外影像会诊和患者获取自己影像的服务,整合成了一个平台,叫医学影像一体化平台。
平台中的影像云存储采用了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只需PC服务器就能代替传统的磁盘阵列,因此能够大大降低医院影像存储设备成本;平台中的云诊断和影像会诊系统帮助医联体之间影像共享和协作,促进高端医疗资源下沉;平台中的云胶片直达C端,患者随时随地查看电子报告单和影像,降低胶片使用量,减轻患者负担。
3、医院经营管理一体化
华卓医院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以平台化、服务化的理念,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设计,结合混合云的技术支撑,打通医护人员、患者、医院、供应商等不同的角色,财务、办公、物流等不同的业务,内网、外网、PC、手机等不同的环境,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加一致的工作平台和规范的管理方式,同时也为医疗过程中的全流程闭环跟踪提供了安全保障。
4、互联网医院
华卓互联网医院,以实体医院为支撑,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打造7*24小时全天候的网络门诊。
平台针对各类异地患者、术后患者,开通线上诊疗服务,产品支持医生在线视频问诊,跨医院协作会诊。院内患者数据无缝对接和展示,为患者提供预约登记,病情诊断,电子处方,药品配送,院后随访服务,通过互联网与线下医疗的融合,满足 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帮助医院构建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品牌形象。
5、人工智能在各项系统中的应用
华卓在人工智能的思考和应用方面和很多同行不一样,华卓科技把智能化的服务是单独做成一个能力,也就是微服务平台中的一个微服务。然后把这个微服务集成到具体的业务系统里。
并且,华卓科技的智能化是指业务系统的智能化,将智能化的服务完全融入到业务流程中,也就是传统的PACS、RIS、EMR等系统里面,而非外挂式的作为一个智能化的验证。
现阶段,绝大部分人工智能企业的AI系统,都采用外挂式绑定在医院信息系统上。医院引入这套系统之后,一张影像图片需要经历PACS、RIS系统之后,最后才导入到AI系统中。这个过程对于放射科医生而言,等于多了一个操作步骤。、
比如华卓的图像AI是把图像识别的能力放到PACS系统中,患者拍完片之后,医生打开PACS系统,只要是疑似肺结节点,AI便会提示医生具体位置。然后医生根据辅助诊断的结果进行判断和写报告。
目前华卓AI微服务除了有肺结节识别,还有骨髓细胞识别、电子病历后结构化、语音导诊、ICU死亡预测、安全用药等模型。同时华卓的医疗人工智能服务也是一个开放平台,也让更多有具备这方面能力的服务上架到服务市场,让所有医疗业务应用都能够用到不同方面的智能化服务。
华卓科技的独有基因
在谈到华卓科技的独创性,李谭伟告诉动脉网:“2014年我们提出基于云计算的医院系统架构时,业界有一些声音,质疑技术、质疑实用性。现在,我们以树兰医疗等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实际应用体验来证明。”
华卓科技和树兰医疗集团同气连枝,树兰医疗的医生就好比华卓科技的产品经理,他们每天都会提出新的需求,华卓科技则把需求转换成代码和软件,并且是不断地试错迭代。
从2014年开始立项至今,华卓科技花了3年多的时间做底层架构,差不多用了1年时间,将新一代医疗云计算业务系统在整个树兰医疗集团上线跑通。
“传统信息化研发厂商和医院之间是商务合作关系,而我们和医院之间就像一个硬币的AB两面,相辅相成。这也是一种全新的合作系统,整个项目从开展、研发、交付,我们又有太多的独特性和优势。”李谭伟说。
在他看来,华卓科技实际上是树兰医疗科技化属性成长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就好比阿里云和亚马逊的云业务,最开始是为自己旗下的购物系统做支撑,但在不断升级迭代过程中,逐渐成长到现如今的庞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