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将会怎样改变保险?这是当下每一位保险业内人士都在思索的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往往只因“身在此山中”。在捕捉科技改变传统保险业务模式的踪迹时,去年诞生的一个案例绝对不容忽视。去年9月,作为北美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寿险公司之一,恒康保险公司宣布将停止签发传统的寿险保单。取而代之的是,恒康保险公司将会只售卖能够追踪和记录客户健康信息的交互式保险产品。在令不少国内外业内人士感到错愕的同时,或许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未来已来,可穿戴设备正在开始改变健康险的业务模式。
事实上,恒康保险公司并非在去年才把这一想法付诸实践。早在2015年,恒康保险公司就鼓励投保客户佩戴由其提供的智能手环,并采取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险公司则借助智能手环来获取投保客户的健康数据,以提供相应的保费优惠方案。而另一家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联合健康保险公司则行动得更早。2013年,联合健康就利用可穿戴心脏检测医疗设备,对用户的心脏健康状况进行情况监测与数据分析。但去年恒康保险公司将这一实践在其业务中全面推广开来,并且停止传统的承保模式,不得不说是十分大胆且激进的。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也或许说明了在健康保险业务中应用可穿戴设备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时间节点。
近年来,国内保险科技发展势头迅猛,互联网保险已经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实践成果。利用可穿戴设备来革新传统的健康险业务模式自然不会为对保险科技嗅觉敏锐的保险公司所忽视。
2014年,阳光人寿曾推出“阳光星运动健康管理计划”,客户一年运动累计达标天数达到一定标准,就能够获得健康津贴奖励。更为消费者所熟悉的或许是众安保险在2015年推出的“步步保”。据了解,在该产品中,借助可穿戴设备提供的历史数据,系统会为不同情况的用户推荐不同保额档位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障。保单生效后,用户每天运动的步数越多,下个月需要缴纳的保费就越少。截至去年8月底,“步步保”授权用户已达到2200万名。众安保险方面还曾表示,未来,“步步保”将进行更多维度的用户数据收集,更深度的分析,探索新的保障产品输出,例如结合睡眠、心率等数据,以推出更多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
近日,险企利用可穿戴设备进一步布局大健康产业又有了新的动作。中国太保旗下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发布了全新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品牌“太保妙健康”。当日,太保寿险、太平洋医疗健康还联合“太保妙健康”、华为发布了太保首款基于可穿戴设备及体征数据的健康互动保险计划——“太保妙健康·惠计划”“太保妙健康·享计划”。与前面所列举的例子类似,太保此次推出的产品也是鼓励用户完成健康促进计划,以获取相应的激励。
近年来,健康险业务已成为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银保监会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健康险保费收入为2172亿元,同比增速达39%。借力健康险业务来开拓布局“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众多险企谋求转型发展的重要靶向。那么,小小的可穿戴设备又能够在险企这盘棋中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呢?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表示,要想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出更适合互联网销售的碎片化、场景化的人身险产品,离不开产品开发前期对互联网客户健康状况等信息的分析,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目前行业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流共享平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基础上,合理合规获取相关且可靠的数据成为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重要前提。可穿戴设备之于健康险的意义正在于此。
此前发布的《中国商业健康险白皮书》表示,可穿戴设备在保险公司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可穿戴设备通过收集客户身体状况、健康活动等数据,能够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进行产品开发,并且可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保险公司还可以实现实时客户洞察,为核保、定价、理赔等业务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后者或许才是保险公司在布局大健康产业的过程中如此看重可穿戴设备潜力的主因。在健康险业务中引入可穿戴设备,不仅是保险公司使用技术来破解固有难题、推动业务变革的创新尝试,更是在大数据时代抢占发展先机的战略布局。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