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是一组具有色素协作妨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且可导致如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等严峻的视觉体系危害,然后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现在,尚无有用进步OCA患者视力的医治办法,而寻觅与人类挨近的大型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将有利于打破该机理与诊治研讨瓶颈。温州医科大学的金子兵团队以及我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讨所的和占龙团队联合发现了新式白化眼病猕猴模型,并从遗传学和生物学视点,深化说明其发病机制,与之相类似的文章以Nonhuman Primate Model of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with TYR and OCA2 Mutations为题,宣布在Research (2020,DOI: 10.34133/2020/1658678)上。
01
研讨布景
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是人类的视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其为一无血管灌注区,且散布着最高密度视锥细胞。黄斑中心凹处单个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之间的精细突触衔接,确保了视觉信号的精准传递。猕猴与人类尤为挨近,更重要的是,与小鼠、大鼠等龋齿类动物比较,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的视网膜都含有黄斑中心凹结构;其次,与卷尾猴等新大陆猴比较,猕猴归于旧生大陆猴,其色觉体系愈加挨近于人类。因而寻觅白化猕猴动物模型的关于研讨OCA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医治具有重要意义。
猕猴、人类、小鼠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
02
研讨进展与展望
研讨共发现六只白化猕猴,其毛发和皮肤分别为赤色和粉赤色,提示色素组成削减。凭仗眼底彩照、视网膜相干光学成像以及眼部行为学等眼科查看,发现白化猕猴视网膜显着色素缺失(图1),且黄斑中心凹显着发育反常(图2),一起存在水平性眼球震颤,其眼部临床表型与人类OCA1B患者极为类似。
(a)-(b) 正常猕猴眼底;(c)-(i) 白化猕猴眼底
图1 白化猕猴眼底视网膜临床表型
(a) 视网膜OCT成像;(b) 正常与白化猕猴之间黄斑中心凹深度比较;(c)黄斑中心凹处内侧视网膜的厚度改动
图2 白化猕猴黄斑中心凹的改动
经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一切白化猕猴均存在OCA2 (c.2363C>T) 纯合错义点骤变,其间三只个别还一起包括TYR (c.934C>A) 纯合错义点骤变。经生物信息学剖析以及致病性猜测,提示骤变位点处的氨基酸在多物种之间高度保存,且骤变位点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此外,家系共别离验证标明白化猕猴之间的遗传形式倾向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经过体外细胞中表达骤变基因,进一步验证了TYR (c.934C>A)和OCA2 (c.2363C>T)纯合点骤变均可导致细胞中黑色素组成显着削减。
TYR和OCA2是OCA疾病常见的致病基因,且患病人群散布广泛。近年来,基因医治和干细胞移植医治在从根本上医治遗传性视网膜病变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使用潜力。
白化猕猴动物模型将有用促进往后探究基因医治和干细胞移植医治在改进OCA疾病视力水平的研讨。
03
作者简介
金子兵,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日本宫崎大学),博士后(RIKEN)。本科毕业于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系,2000年起曾在温州医学院先下一任隶属眼视光医院住院医师、助教,PI、研讨员、教授。ARVO Genetic Cross Section chair,我国遗传眼病联盟常务理事,曾取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方案科学技术立异领军人才、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等项,以榜首完成人取得省部级天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在Nat Commun、PNAS等学术期刊宣布论文百余篇。主攻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的遗传基因与干细胞再生研讨,致力于展开以干细胞医治视网膜疾病为中心的原始立异研讨,终究完成干细胞医治视网膜疾病的临床转化。现转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导,隶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讨所所长。
和占龙,研讨员/教授,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云南省技术立异人才,教育部、国家天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昆明市科技专家库成员,现任我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讨所试验动物部主任,研讨方向非人灵长类试验动物使用开发及疾病动物模型研讨。近年来,掌管和参加国家科技严重专项(生物医药)、国家高技术研讨发展方案(863方案)、国家天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课题。使用试验猴展开的手足口病、轮状病毒、疱疹病毒、诺如病毒、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模型构建及疫苗点评作业取得重要研讨进展。在国际国内期刊宣布研讨论文90余篇,取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5项;我国试验动物学会科技一等、二等奖2项;昆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编专著《试验猴正常组织学》、《恒河猴组织学》和《恒河猴部分解剖学》3部,参加制定云南省当地规范《试验动物病理学》1部,专利及计算机著作权6项。现任我国试验动物学会灵长类试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