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这个词汇在诞生初期是指日本国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及矛盾性,“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是高尚、优雅的象征;“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代表暴力。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经常用“菊与刀”来指代同一件事物上表现出来的截然相反的两种现象。这类情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在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使用层面,也出现了这一现象。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普遍存在‘医疗器械利用率低、医疗器械匮乏并存”的情况。“实际上,在很多高等级医院医生在对口帮扶基层医院的调查报告中,都可以看到这一情况的存在。
为什么有些基层医院放着设备不用?又有一些基层医院设备匮乏呢?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医疗资源在城市和农村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医院诊疗量大大超出基层医院。和城市医院相比,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限,患者都愿意去大医院就诊,基层医院因为“吃不饱”而使医疗设备闲置。这里要提一点,那么是不是基层医院就不要买或者随便买台设备就可以了呢?这种因为有缺陷而走反向极端的观点是要被严重批判的。基层医院设备要有,买的设备还要能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要跟上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布置。
因为不买设备,所以基层医院设备匮乏,这完美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这个逻辑是必然的,但我们要搞明白的是为什么?是基层医院不想买吗?明显不是,是因为一些基层医院没条件买,财务预算有限。中国医疗资源的差别不仅仅存在于城市医院和基层医院两者之间,在基层医院内部,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层医院的条件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尤其是中、西部某些区域的基层医疗机构,根本没有条件来购买大型的医用设备。这些基层医疗机构的未来会怎样?就此打住吗?明显不会。随着地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的帮扶,在“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下,未来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也会慢慢的跟上来,也会有机会采购根据自身定位所需的医疗设备。
但是着眼于现在,基层医疗机构设备的问题确实给各方造成了困扰,欠发达地区基层医院未来的采购也不能再走老路。
目前,基层医院所用的辅助诊断设备主要集中在放射科。根据相关标准和民众就医的实际需求,过去,基层医院一般会配备有用于四肢和胸部等常规拍摄的X光机、用于肠胃造影的胃肠机、用于骨科定位拍片的设备。这是三台不同的设备,也就意味着要不同的机房,乃至于不同的操作人员。在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病人量有限的情况下,三台设备成本的收回是个问题(这里的成本不仅是指购买机器的成本,还包括多个机房建设的成本,多个人员工资的成本,多台设备维护的成本)、三台设备的利用率是个问题。很明显,欠发达地区基层医院设备的采购不能再走这条设备利用率低的路。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掉基层医院的这个顽疾,又能满足“分级诊疗”政策的要求呢?
有,依靠医疗设备的技术创新,将基层医疗机构放射科辅助诊断所需求的功能集中到一台设备上,实现“一机多用”。准确来说,将人体各部位的常规拍片、胃肠造影、透视下定位等功能集成到一台设备。这样,成本问题、利用率问题迎刃而解,也不会使未来要担当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最重要平台的基层医院“缺斤少两”。
至2016年末,中国有约6亿乡村人口,基层医院要为这庞大的人口提供健康服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对基层医院发展的需求也非同寻常。目前,中国基层医疗存在一些缺陷,这是发展中的事物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美国和日本的医疗建设也走过了一段阵痛期。最关键的是,中国基层医疗的建设正朝着一个逐渐明朗的合适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