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试图从制度层面明确网络销售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但反向思考,具有滞后性的《办法》出台正折射出网络销售乱象的存在,一如《办法》所明确的,随着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非法销售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虚假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的问题不断出现。
纵观不法商家编织的骗局,大都以“信息透明”为表象(谎言)、以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等为本质,利用消费者对医疗器械非全面、非专业的认知进行“套路”销售。
欲消除医疗器械销售的网络“黑洞”,固然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建立“有法可依”的监管体系、在生产销售层面强化“有法必依”的企业纪律,但釜底抽薪的做法,是加强消费者教育、用专业唤醒消费者的理性。以制氧机为例,消费者对其认知极为有限,故相比血压计、血糖仪等相对成熟品类,市场混乱程度更甚。为此,欧姆龙联合《南方周末》共同编撰了《制氧机家庭应用指导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以“正本清源”的态度针对各种骗局给予了有力回击。
诱导宣传
制氧机具有严格的医疗器械属性,但不法商家故意将其“3C”化,以“偷换概念”的方式掩盖其应用场景的严肃性。通常做法为:刻意使“医用制氧机”和“家用制氧机”的概念分离且对立,传播“家用制氧机”等价于“家庭应用”的错误知识;与此同时,采取“家用”、“保健”等具有诱导性的市场宣传,把“家用制氧机”包装成“保健神器”,甚至有不法商家以“雾霾克星”、“净化雾霾”等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
事实上,“医用制氧机”和“家用制氧机”均归属于“医用制氧机”的范畴,二者都可用于家庭氧疗,都具有严格的应用范围。对此,《蓝皮书》提醒,不法商家故意混淆概念,固化消费者对“家用制氧机”的错误认知,造成了制氧机滥用的事实以及过度氧疗的隐患。
根据《蓝皮书》,氧疗主要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囊性纤维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神经性肌肉或胸壁疾病等)、支持治疗(如癌症或终末期心肺疾病、丛集性头痛等)以及高原反应缺氧等。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相反不适当的吸氧——过度吸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氧中毒、肺不张、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呼吸抑制等伤害。
虚假宣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可见的各种型号规格的制氧机超过400种,而价格也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事实上,制氧机大都采用分子筛制氧技术,而价格大都与“流量”呈正相关关系。
制氧机的“流量”细分为标称流量和最大流量,二者具有截然不同的医学意义。以市场热销的“3L机”为例: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3L机”,即标称流量为3L/min(如欧姆龙HAO-3010),这意味着,在保证输出气体氧浓度符合声称的输出气体氧浓度(指达到医用氧浓度要求90%以上)的前提下,每分钟从制氧机出气口流出的气体量为3L;另一种则是宣传出来的“3L机”,即制氧机流量计的最大刻度为3(L/min),虽然可以实现3L/min的气体氧输出流量,却是以牺牲氧浓度为代价的。
在遇有制氧机“流量”相同却价格迥异的情形时,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落入不法商家的宣传陷阱,否则,损失的不只是金钱,更是被贻误的健康。
此外,《蓝皮书》还提示消费者,制氧机的输出气体浓度≠吸氧浓度。也就是说,从制氧机出气口流出的氧气是通过鼻氧管(或面罩)和空气混合后进入人体呼吸道的,入肺浓度往往大幅度低于制氧机的输出浓度。在医学上,当输出的气体氧浓度接近100%时,使用鼻氧管(或面罩)吸氧时的吸氧浓度=21+4×输出气体氧流量(L/min)。
事实上,通过制氧机制取氧机时,吸氧浓度往往略低于表中的对照值,如“1L机”的入肺浓度实际上并不能达到25%。而医学实践表明,若吸氧浓度低于25%并无治疗价值,因此,价格低廉的“1L机”大都不被列入医疗器械范畴,相应地,也不具有购买和使用的价值。
夸大宣传
避重就轻、夸大宣传更是不法商家的惯用伎俩。在关于制氧机的宣传中,经常可以看到“压缩机能连续运转36000小时”、“分子筛保用10年”等承诺,给消费者造成制氧机可以一劳永逸的认识误区。实则,制氧机并非“永动机”,同样需要定期维护。
《蓝皮书》提示,制氧机本身并不制取氧气,其工作原理是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分子筛是制氧机内部最为关键的元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分子筛的吸附能力会逐渐降低,一则会影响到设备整体的使用寿命,二则会影响气体氧的制备浓度、影响氧疗效果,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使用环境(如空气湿度),定期更换分子筛。
从这一角度出发,衡量制氧机性价比的因素除机身价格外,还包括后期维护费用(主要指耗材费用,如分子筛、供氧管等)以及售用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实际上,制氧机是产品价值和附加价值的集合体,消费者在选购时切不可因“低价”诱惑而丧失理智。
不法商家在进行产品宣传时往往具有欺骗性和诱导性,消费者在选购制氧机类专业医疗器械时,首先要秉持为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提醒自己时刻保持理,尤其是在面对低价甚或超低价诱惑时,其次要“引经据典”,提高信息甄别能力,用专业知识成就“慧眼”,使不法商家的非法行径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