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囊肿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陌生的疾病,它对人的身体是非常打得危害。那么你知道心包囊肿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吗,心包囊肿应该怎么去治疗呢,心包囊肿应该接受哪些检查呢?想要了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所谓心包囊肿,就是指发生于心包的一种先天性纵隔囊肿亦称为间皮囊肿、心包旁囊肿、胸膜心包囊肿纵隔水囊肿或纵隔单纯性囊肿等。囊肿与心包腔隔绝,如果经蒂与心包腔相通则称为心包憩室。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心包囊肿是在胚胎时期胚胎头端及两旁中胚层侧板有些间隙出现,如果这些间隙中的一个未与其他间隙融合而独立存在即发育成心包囊肿,如果部分融合留有蒂与心包腔相通则形成心包憩室。
治疗措施
良性肿瘤,早期手术切除,晚期和心脏大血管粘连,使手术切除困难,或不能全部切除。恶性肿瘤广泛不能切除,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剑突下心包引流术
排除心包积液,缓解心脏受压症状。
②心包内滴注射性磷酸铬
此法能减少心包渗液,1968年开始应用。方法是先经剑突下作心包穿刺,经穿刺针置入导管,排液后滴注32P。一般用量为5Mci溶于35ml等渗盐水。滴注完毕后,拨除导管,即行扫描,以确定注入32P的分布情况。一般都极均匀,可使症状缓解。
③放射疗法
需经组织学确定为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放疗后可暂时缓解症状。
④化学疗法
有局部心包腔内注射噻替派和全身静脉滴注环磷酰胺、自力霉素和长春新碱等,达到抑制恶性细胞生长。首先应争取手术切除,以后加用其它综合治疗,可达到一定疗效。
临床表现及诊断
心包囊肿比较少见,其发病率较低的原因除本病少见外,尚因多数无症状。有的囊肿小又与纵隔阴影互相重叠不易被发现。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多为其他原因胸部透视偶然发现。有症状者为心悸、气短、咳嗽及心前区不适,也有患者可查见心电图异常,可能与肿物压迫有一定关系。少数病例因囊肿压迫膈神经而使患侧季肋部痛,并向肩部放射疑似慢性胆囊炎;有的病例可因过劳或体位改变而使疼痛加剧;如果囊肿发生破裂可并发炎症表现。
胸部X线检查在心膈角处有明显阴影,深呼吸和体位改变可见阴影形态和大小都有明显改变。
辅助检查
1.X线表现
①囊肿常发生在心隔角区右侧多见。
②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③侧位上囊肿靠前贴近前胸壁。
④透视下胸腔压力变化可致变形。
什么是硬膜外血肿呢?相信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其实硬膜外血肿就是指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那当患上硬膜外血肿的时候应该如何治疗呢?硬膜外血肿又应该如何护理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硬膜外血肿症状
说到硬膜外血肿的症状,相信知道的人很少。不过没关系,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的介绍一下。
(1)意识障碍
由于伴发的原发性脑损伤多较轻,伤后原发性昏迷的时间较短,硬膜外血肿的表现为出现中间清醒或中间好转期较多。
如直径较大的脑膜中动脉主干或前支出血,中间清醒期较短,而脑膜前动脉、脑膜中静脉、板障静脉和静脉窦损伤时,出血较缓慢.故中间清醒期较长,继发性昏迷出现较晚。老年病人因为脑萎缩,对颅内高压的耐受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可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或中间好转期。
(2)颅内压增高症状
患者硬膜外血肿的患者,免责在续发性昏迷之前会出现躁动不安以及头痛和呕吐等症状。
(3)局灶症状
当血肿位于功能区时,会出现相应硬膜外血肿的症状和体征,如面瘫、肢瘫、运动性失语等。后颅窝血肿可出现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4)临床有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血肿
受伤后3天或3周后出现症状,病人回忆受伤当时暴力作用较轻。可能因老年人颅骨易骨折,而硬脑膜和颅骨粘连紧密,损伤后板障静脉或小的脑膜血管出血,逐渐剥离硬脑膜和颅骨的粘连,缓慢积聚而形成血肿。
硬膜外血肿治疗
手术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包括
⑴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
⑵颅内压的监测压力在2.7kpa以上,并呈进行性升高表现。
⑶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⑷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
⑸儿童硬膜外血肿幕上>20ml,幕下>10ml可考虑手术。
⑹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幕上>30ml,幕下>10ml,颞部>2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移位>1cm),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者。
⑺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如出现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征象,应积极手术。
非手术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无论施行手术与否,均须进行及时、合理的非手术治疗,特别是伴有严重脑原发性损伤和(或)继发性脑损害的病人,决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神志清楚、病情平稳、血肿量<15ml的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可表现头痛、头晕、恶心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但一般无神经系统体征,没有CT扫描时难以确定血肿的存在,经CT扫描确诊后,应用脱水、激素、止血、活血化瘀等治疗,血肿可于15~45天左右吸收。
保守治疗期间动态CT监护,血肿量超过30ml可行穿刺治疗,在亚急性及慢性期内穿刺治疗,血肿多已部分或完全液化,抽出大部分血肿,应用液化剂液化1~2次即可完全清除血肿。但必须动态观察病人神志、临床症状和动态CT扫描。一旦发现血肿增大,立即改为手术治疗。
2.CT表现
①2/3心包囊肿位于右心隔角区余见于左心膈角心后等处。
②病变通常与心包相连但少数带蒂而与心包无明显连接。
③呈单房囊性肿块圆形或卵圆形水样密度壁薄而均一边缘光滑大小为2~16cm很少钙化。
④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
3.MRI表现
①心包囊肿通常位于右心膈角区少数见于左心膈角区或其他部位。
②病变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
③浆液性心包囊肿呈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但当囊内蛋白含量高时则为短T1高信号,心膈角处特别是右侧心膈角区单房性水样密度肿块边缘光滑可确诊为心包囊肿。
鉴别诊断
影象学诊断上本病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皮样囊肿
大多位于前中纵隔,块影轮廓清,边缘锐利,但密度往言行不一不均匀,CT值为-10~10Hu,有1/3到半数可见钙化,与支气管相通可形成液气腔,如咳出毛发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2、支气管囊肿
好发于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圆形或椭圆形,水样密度均匀影,边缘光滑锐利,与支气管相通进可随呼吸大小改变,如含有部分液体时,形成气液囊肿,CT表现密度均匀,囊壁薄,内缘光整,可造成邻近气管或支气管受压变窄,CT值为30~50Hu。
3、食道囊肿
位于后纵隔前部,食道旁圆形或椭圆形囊性肿块,轮廓光滑,囊壁较厚>4mm,呈肌性软组织,局部食道可压,CT值为50Hu左右。
4、心包脂肪垫
常见于肥胖者,以左心膈角较多,没有完整轮廓,密度相对较心包囊肿更低,侧位片往往显示不清,CT值呈现负值(-50Hu以下),MRI对区分脂肪或水样物质很敏感,在SE序列TI-WI图象上脂肪垫表现为高信号。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心包囊肿的详细内容了,大家在看完之后,是不是对心包囊肿都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呢。心包囊肿对人的健康是一个很大的危害,在发现此类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不能拖延,否则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