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们对于肾虚的了解是比较多的,普遍认为肾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伤害很大,其实脾虚要比肾虚给我们造成的伤害还要大,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多注意脾虚。
什么是脾虚
脾虚就是脾胃虚弱的意思,也是中医的名词术语,脾胃虚弱的含义是比较笼统的,包含了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虚、脾胃虚寒等。
脾虚大多是因为饮食不节、疲倦过度、忧思日久、年老体衰或者是大病初愈所引起的脾胃虚弱证,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泻则湿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是为脾气虚也。
脾虚的危害
脾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首先会造成食欲下降,因为在中医理论当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
大多数人在夏天这种湿热的环境中食欲会大大下降,这就是脾虚的表现。
除此之外,脾虚还会导致舌苔变化,患者经常会感觉口内黏腻,面色晦暗发黄,而且脾虚的人湿气也很重,并且还会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而且脾胃虚弱的人在清晨起床的时候会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胀,这就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是比较虚弱的。
脾虚容易引发什么症状
脾虚的病程是比较长的,很容易引发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食后易泻,吃多后容易腹胀等症状,平时也是面色萎黄,而且神疲倦怠。
除此之外,还会口不知味,不思饮食,精神不振,形体也会渐渐的消瘦,形寒肢冷,并且肢体感觉比较困重,小便也会出现各种不利。
脾虚怎么办
脾恶湿喜燥,如果有湿邪入侵,就会导致脾虚湿困,所以想要健脾,关键在于化湿。
我们可以多喝一些小米粥,小米补虚损,开肠胃,而且健胃除湿,能和胃安眠,非常适合脾虚的患者食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吃一些山药薏米芡实粥,健脾益胃,补气血的效果更加。
脾虚的危害一点都不亚于肾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威胁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常注意脾胃的调理,以免出现脾虚的症状。
本篇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运动训练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防治高血压非常重要的有效手段。早在1988年,美国高血压联合会议即正式确立了运动疗法为高血压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运动疗法为何对高血压的治疗有帮助呢?这是因为一定量的适宜运动后。运动者的血压会低于安静值。如果长时间坚持规范的训练。那么训练者安静时的血压也可以下降。有文献报道,在合理科学的运动疗法后。训练者的收缩压可以平均下降10~15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5—10毫米汞柱。
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甚至可以与药物治疗相比。确实有不少轻度高血压的病例,在运动训练一段时间后血压很稳定。不再需要用药物维持血压。不过。这样的患者在遇到季节冷热交替变化时。需要注意血压变化,以防没有用药而造成不利的后果。对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我们强调药物治疗是必须的。运动疗法可以作为重要辅助疗法。
运动类型
步行
其优点是非常方便,很适于操作。容易被接纳。一般五六十岁的人在良好的条件下,每分钟行60步,运动20—60分钟。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这样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的代谢功能。过去我们要求一天1次,现在提倡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可以将整个运动在一天中分为几次完成。步行注意姿势。尽量保持均匀呼吸。
慢跑
每天跑25分钟以上,每周至少3~5次。一般来说,慢跑适用于年轻人、体质较好的人。老年人散步已经足够。跑的时候精神要放松,地面要平坦,鞋子要宽松。两手紧握拳,身体自然放松,跑步的时候呼吸也不能太急促。
骑车
下雨天在家里运动,可原地跑步,或用登山机、原地自行车等。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美国做过一个研究,两组情况差不多的人员,其中一组进行太极拳训练0。5—1年后。发现他们的平衡性和防跌倒能力普遍增强。而另一组没有参加训练的人则没有明显改变。
慢性高血压病人在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后常常会出汗。汗出多了血液会浓缩。要注意补充相应的水分和盐分。我们常常和老同志讲,中国的茶水就是很好的保健品。老年人要多喝水,血脂偏高、胃肠道功能差都会改善。
心血管病应防因避果
从1980年到1999年的20年间,北京地区45至54岁的男性因冠心病死亡增加了120%,55至64岁增加了50%,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比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正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欧美国家由于健康的防治理念,心血管发病比率正逐步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仍然在持续上升中并超越肿瘤成为第一致死原因。大众对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认识不足,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持续高发的主要原因。
对危险因素全方位干预
高血压在我国每年新发500多万病人,总人数超过两亿,我国糖尿病人总数也已超过四千万,而目前身高体重比超重的人群有2.4亿。严教授表示,虽然遗传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患者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危险因素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增多,与近几十年来肥胖人口增加息息相关。肥胖刚出现的时候只是体型改变,但在长时间看来却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必然的联系。曾经有一个美国医生指出,在美国心血管医生头疼的是满眼的胖子,但在中国看到到处都是抽烟者和儿童小胖子。严教授强调,对危险因素的控制,不能只是控制某一个方面的危险因素。经调查显示,胆固醇平均水平过高是冠心病死亡增加最主要的因素。而吸烟、肥胖、糖尿病、长期静坐等都是导致胆固醇升高的危险因素,所以要对所有的危险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干预。
合理的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对于中庸的治疗来说,以前针对“三高”患者的治疗着重于“强化”。严教授指出,治疗上以前习惯于把血压、血脂、血糖的数值尽量控制得很低。但根据实践的结果来看,如果把血压降低的太多也不好,比如把收缩压降到120以下,冠心病发病事件特别是老人又会增加;如果把血糖过度控制,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而低血糖是致命的危险因素,许多降糖的药物在降血糖的同时也容易使病人发胖;而对于胆固醇来说,降到多少目前并没有科学的依据。
目前对血压、血脂控制的研究出现了J型曲线,即人们降血压血脂到一定程度又容易反弹。对于患者来说,自我过度的控制也不见得是好事情。严教授提出,比如以体重来说,第一步需要降5%至10%,并维持这个水平在半年以后,再次降低自己的体重。如果急剧的降低体重,容易出现反弹并可能出现其他的疾病。
对心血管疾病只有重视预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比如要让大众了解到吸烟对心血管的危害,肥胖是一种疾病并非富态等等。另外,目前的儿童肥胖非常严重,许多小孩儿十几岁就开始要治疗高血糖。这些孩子以后都很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所以预防心血管的危险因素要从儿童时期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