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害怕去医院的经历?我想应该是有的,自我有了记忆开始,有一件事情记忆很深,那就是妈妈要带我去医院,我死活不肯,妈妈当时抱着我,我却发了疯的用自己的小手朝着妈妈的手抓去,妈妈的手被我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妈妈愣是没有松开我,也没有打我,现在做了母亲,想起那个时候真是不懂事。小时候真的是很怕去医院的,带着孩子回家跟妈妈说起这个事情,她笑笑说:你小时候可怕去医院了,一到医院门口就两腿直哆嗦吓得都不敢走,好几次都躲在我们身后。
邻居家就有个小孩跟我小时候一样,很怕去医院,邻居的阿姨跟我说,每次带孙子去的时候,总是会变着法的骗他,而每次回来看到孩子,就已经哭过了,脸上的痕迹还在。还有的孩子被家长带去诊所就打个针就要跟父母闹上半天,甚至一看到那个针眼朝自己过来,就会奋力抵抗。那么宝宝怕就医,家长们该怎么办?
宝宝怕就医,其实我们应该要先找到宝宝害怕的根源。宝宝小时难免会生病,所以减少宝宝对就医的恐惧的有必要的,家长们需要了解宝宝就医时的心理状态。宝宝为什么这么害怕去医院呢?其实这是宝宝一个本能的反应,很简单的一个原因是宝宝进入医院所面对的是一个陌生而又严肃的环境,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医生护士穿着白大褂带着口罩,很严肃的走来走去,还要听很多小孩的哭声,这些已经令宝宝产生恐惧了。进入检查后,宝宝就要面对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检查完了以后不管是打针还是输液都不是宝宝喜欢的。
宝宝认知能力很低,控制力差,即使明白了来医院是为了治病,也会难以控制因为害怕而精神紧张挣扎的行为。宝宝在高度紧张或受到其他负面影响比如其他孩子的哭声的时候,宝宝就会产生出超出于自身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的心理压力,不会表达的宝宝就会通过哭闹折腾来表现出来,所以宝宝的哭闹不全是胆小害怕,家长们在宝宝哭闹的时候,首先要安慰宝宝,让他在自己怀里把自己内心的恐惧释放出来。
家长们要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就锻炼宝宝平静地面对吃药打针这些事情。
一是提高宝宝的理性认识。沟通是帮助宝宝认识一件事物的理性的一种方式,沟通的时候,妈妈不要把打针输液的事情夸大或缩小,而是实事求是的给宝宝讲。对于跟宝宝说打针这回事,家长们可以在去医院的路上,慢慢开导宝宝,说些让宝宝宽慰的话,跟宝宝说会有一点疼,但是宝宝忍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宝宝就会做一个心理准备。宝宝打完针或乖乖输液后,家长要鼓励一下宝宝,家长们可以对宝宝说,宝宝真棒,宝宝真坚强,来赏个抱抱!家长们强诱导性的正面的语气及积极地期望更激发宝宝自我的控制能力,会觉得自己的做法符合家长的期望。
二是带宝宝熟悉医院的环境。家长们可以在带宝宝去医院打预防针的空隙带宝宝去医院到处转转。看看花盆里的花草,看看楼道里的图片,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玩,以此来缓解宝宝的情绪,家长尽可能去某一位医生那里就诊,这样彼此间就会有更多的交流会产生更多的亲近感,这样容易消除宝宝的恐惧。
其实家长们在孩子打针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改变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把注意力放在其他的上面,那么宝宝就不会觉得很痛了,也就很好的完成了就医。在生活中片,家长也可以跟孩子玩一些打针吃药的游戏,俗话说见的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这样宝宝也就不会抗拒就医了!
乔家大宝贝的成长历程,无时无刻,与您分享,见证孩子成长,做幸福家长!